台灣賽鴿聯盟論壇

台灣賽鴿聯盟論壇 (http://vbb.17hado.com/index.php)
-   鴿 子 問 題 留 言 版 (http://vbb.17hado.com/forumdisplay.php?f=8)
-   -   無法順利出殼 (http://vbb.17hado.com/showthread.php?t=16533)

羅賓蔡 10-03-2010 06:17 PM

無法順利出殼
 
在出殼日,已見到啄破殼,但是最後還是無法順利出殼.
請問有經驗的前輩,這種情形的原因是何[?]
先謝謝感恩.

abc921 10-03-2010 07:59 PM

let it be !

以前年輕時心軟.會幫忙撬開一些蛋殼.好讓雛鴿出來!

現在才知道一切是白忙而且無意義的.賽鴿就是比賽鴿子而已..

留下健康的.才是唯一正途!

出殼困難的.常常肚臍腹部有殘留蛋黃顏色.就是沒有死.也是體弱難養啦!

老ㄍㄜ槌的你...安怎會心軟..??!!

647562 10-03-2010 08:05 PM

大大可以在已見到啄破殼時 在破殼處滴幾滴水 會有意想不到ㄉ收穫 我都是這樣使用ㄉ 提共作為參考

羅賓蔡 10-03-2010 08:06 PM

引用:

作者: abc921 (文章 169948)
let it be !

以前年輕時心軟.會幫忙撬開一些蛋殼.好讓雛鴿出來!

現在才知道一切是白忙而且無意義的.賽鴿就是比賽鴿子而已..

留下健康的.才是唯一正途!

出殼困難的.常常肚臍腹部有殘留蛋黃顏色.就是沒有死.也是體弱難養啦!

老ㄍㄜ槌的你...安怎會心軟..??!!

決不心軟,只是都孵到出殼前的啄殼,然後就沒動靜,怪呀.

穿山甲 10-03-2010 08:13 PM

引用:

作者: 647562 (文章 169950)
大大可以在已見到啄破殼時 在破殼處滴幾滴水 會有意想不到ㄉ收穫 我都是這樣使用ㄉ 提共作為參考

是嗎?這樣不會淹死裏面的小鴿子嗎?還是擦在週圍?

羅賓蔡 10-03-2010 08:18 PM

引用:

作者: 647562 (文章 169950)
大大可以在已見到啄破殼時 在破殼處滴幾滴水 會有意想不到ㄉ收穫 我都是這樣使用ㄉ 提共作為參考

謝謝有這個方法.
我都是讓鴿子自然產,問題是不加幾滴就會不出殼的原因是什麼[?]

edcedcg 10-03-2010 08:25 PM

我想有2種原因吧
1.蛋殼過硬..
2.雛鴿體質弱(老鴿做出有時會有這種情形..明明啄破卻死在蛋中)

羅賓蔡 10-03-2010 08:34 PM

引用:

作者: edcedcg (文章 169954)
我想有2種原因吧
1.蛋殼過硬..
2.雛鴿體質弱(老鴿做出有時會有這種情形..明明啄破卻死在蛋中)

蛋殼過硬是有可能,不過殼被啄出約0.5cm的洞,硬度該不太硬.
案例是同孵2個,1個沒事正常,另一個出鎚,且是三年內的鴿子.

edcedcg 10-03-2010 08:49 PM

3年內的鴿子還挺年輕的
一個沒事一個卻出不了
那只能把她想成是鴿子本身不夠強壯才無法順利出殼
母鴿糞便正常嗎?
有無水便之類的?

tsui 10-03-2010 08:49 PM

引用:

作者: 羅賓蔡 (文章 169955)
蛋殼過硬是有可能,不過殼被啄出約0.5cm的洞,硬度該不太硬.
案例是同孵2個,1個沒事正常,另一個出鎚,且是三年內的鴿子.

之前那個道長有說過 可能氣室太小吧

羅賓蔡 10-03-2010 09:07 PM

引用:

作者: edcedcg (文章 169958)
3年內的鴿子還挺年輕的
一個沒事一個卻出不了
那只能把她想成是鴿子本身不夠強壯才無法順利出殼
母鴿糞便正常嗎?
有無水便之類的?

可能是不願意去拼命吧:D
糞便正常用坨計算.

羅賓蔡 10-03-2010 09:15 PM

引用:

作者: tsui (文章 169959)
之前那個道長有說過 可能氣室太小吧

那我不就要再跟以前一樣要用手電筒先檢查蛋.
因為已經好久都不去動蛋.
案例1的第一孵正常,第二孵2出1.
案例2的第一孵就2出1.
案例3的第一孵2粒都不出,第二孵正常.
這麼說氣室是每一次都不一樣大小[?]

高腳 10-03-2010 09:17 PM

我是不知道器是在哪..反正該出就出沒出就是他們的命...還不該出生在這戰場吧

羅賓蔡 10-03-2010 09:21 PM

引用:

作者: 高腳 (文章 169964)
我是不知道器是在哪..反正該出就出沒出就是他們的命...還不該出生在這戰場吧

那麼意思是明年北海春季也不好玩囉[help]

edcedcg 10-03-2010 09:30 PM

氣勢..不對是氣室
這個倒是可以看看是否跟理論上吻合喔
羅大你下次把氣室小的拿奇異筆做記號然後看會不會真的就是那顆做記號的沒破殼

羅賓蔡 10-03-2010 09:40 PM

引用:

作者: edcedcg (文章 169967)
氣勢..不對是氣室
這個倒是可以看看是否跟理論上吻合喔
羅大你下次把氣室小的拿奇異筆做記號然後看會不會真的就是那顆做記號的沒破殼

看來只有這樣試看看.
我是很久都不檢查蛋是否有無形,這回就來看一次.
假如真的是如此,那也算是無解,天生自然的氣室.

edcedcg 10-03-2010 09:45 PM

氣室大小這個
蛋產下還沒孵就可以檢查
(要是到時氣室看來一樣大那就無解了~只剩一招看誰氣勢強誰就孵出[help])
不用等到在孵蛋在拿出來照
這樣就不會動到孵化的蛋
免得又多了一樣動蛋不安孵不出的另一個原因

羅賓蔡 10-03-2010 09:53 PM

引用:

作者: edcedcg (文章 169972)
氣室大小這個
蛋產下還沒孵就可以檢查
(要是到時氣室看來一樣大那就無解了~只剩一招看誰氣勢強誰就孵出[help])
不用等到在孵蛋在拿出來照
這樣就不會動到孵化的蛋
免得又多了一樣動蛋不安孵不出的另一個原因

我就是曾經拿蛋來看,被母鴿翅膀了一拍,蛋就掉了破了.
也是因為動蛋散形,之後就不動蛋.

edcedcg 10-03-2010 10:08 PM

引用:

作者: 羅賓蔡 (文章 169973)
我就是曾經拿蛋來看,被母鴿翅膀了一拍,蛋就掉了破了.
也是因為動蛋散形,之後就不動蛋.



如果照羅大描述的這隻凶狠的母鴿巢性真好
要拿它蛋看來要先抓母鴿在取蛋在放他回去比較保險http://vbb.17hado.com/images/icons/face1.gif

3587168 10-03-2010 10:46 PM

引用:

作者: 羅賓蔡 (文章 169962)
那我不就要再跟以前一樣要用手電筒先檢查蛋.
因為已經好久都不去動蛋.
案例1的第一孵正常,第二孵2出1.
案例2的第一孵就2出1.
案例3的第一孵2粒都不出,第二孵正常.
這麼說氣室是每一次都不一樣大小[?]

羅賓大仔..骨力一點啦..蛋快要出殼時.還是要稍微注意一下...就像你說的..幼鴿都啄在同一點時..別懷疑他的氣室就是太小了....[Yes]

不然你那隻葛屁的.你可以剝開啄殼那邊看看..保證嘴巴夾在他的腋下..只有小小的空間而已..再來全部剝開後.他一定成長得很完全..毛量跟肚臍那邊.應該都還蠻漂亮的....[help]

以前來不及剝開葛屁的幼鴿..我都會蠻自責的..因為剝開後.看到他們成長完全.卻無法來到世上..真的很無奈.....[No]

最後..別跟我說幼鴿一定要自己出殼才健康..只是沒自己出殼的幼鴿有可能不健康而已..我家的恰北北就是我接生的..那時還剝的滿手是血..也沒影響到他日後的表現.....還有現在生小孩只要過了預產期...醫生都會先催生..在不生就剖腹.......沒人敢跟他賭的..除非是在萬非得已的情況下...就順其自然了....看誰的八字重..呵呵呵

羅賓蔡 10-03-2010 10:51 PM

引用:

作者: edcedcg (文章 169975)


如果照羅大描述的這隻凶狠的母鴿巢性真好
要拿它蛋看來要先抓母鴿在取蛋在放他回去比較保險http://vbb.17hado.com/images/icons/face1.gif

父母總是愛小孩,問題是小孩不爭氣,害到父母已經不知道在那裡了.
那種會拍手的,感覺對爛天氣都沒法度.

saab6560 10-03-2010 10:56 PM

蛋殼過厚!而孵不出這是不可能的!孵不出有很多源因
第一點配對室是否太乾燥第二點你的種鴿是否夠強壯
第三點維他命及微量元素在你配對前是否補充足夠!

羅賓蔡 10-03-2010 11:00 PM

引用:

作者: 3587168 (文章 169977)
羅賓大仔..骨力一點啦..蛋快要出殼時.還是要稍微注意一下...就像你說的..幼鴿都啄在同一點時..別懷疑他的氣室就是太小了....[Yes]

不然你那隻葛屁的.你可以剝開啄殼那邊看看..保證嘴巴夾在他的腋下..只有小小的空間而已..再來全部剝開後.他一定成長得很完全..毛量跟肚臍那邊.應該都還蠻漂亮的....[help]

以前來不及剝開葛屁的幼鴿..我都會蠻自責的..因為剝開後.看到他們成長完全.卻無法來到世上..真的很無奈.....[No]

最後..別跟我說幼鴿一定要自己出殼才健康..只是沒自己出殼的幼鴿有可能不健康而已..我家的恰北北就是我接生的..那時還剝的滿手是血..也沒影響到他日後的表現.....還有現在生小孩只要過了預產期...醫生都會先催生..在不生就剖腹.......沒人敢跟他賭的..除非是在萬非得已的情況下...就順其自然了....看誰的八字重..呵呵呵

我就是有注意要出殼了,早上看是啄裂,下午看是啄出洞,隔天早上不動了,慢慢扒開看,人力推擠CPR無效.
從來沒有遇過的事,自從換上二代鴿後,已經是第二次了.
要就先整粒變黑一點,我可以知道是無形.
不然真的數量會算不準.
下回我用[吹]的可能卡有效:D

羅賓蔡 10-03-2010 11:10 PM

引用:

作者: saab6560 (文章 169979)
蛋殼過厚!而孵不出這是不可能的!孵不出有很多源因
第一點配對室是否太乾燥第二點你的種鴿是否夠強壯
第三點維他命及微量元素在你配對前是否補充足夠!

蛋殼過厚孵不出是有可能的.
1.同樣環境下,其它的配對都還好.有一個配對是第二孵,正常,母鴿是2004的.
2.種鴿是否強壯就無法有明確指標衡量.
3.每次餵食的料是拌特加的礦物粉,酵母粉,活菌,我相信是足夠的.

sgp512 10-04-2010 02:09 AM

可以參考這篇文章http://www.xingewang.com.cn/sgthc/content.asp?id=4423

羅賓蔡 10-04-2010 08:08 AM

引用:

作者: sgp512 (文章 169984)

謝謝,不錯,是值得參考.
但只推論原因是溼度問題.
我經常是在啄殼日前就用水敷蛋,還是有不出殼情形,所以這個原因是列入有可能.
至於協助破殼,目前還是採自然制.

pagiani46 10-04-2010 11:11 AM

羅賓蔡先生提出這樣的討論非常好.
大約看了一下大家關於這方面的討論.
大家都有大家的答案.英傑僅提供一些個人的看法.
在幼雛的自然發育過程中.在破殼之前的一段時間.
牽動幼雛破殼的機制.
來自於缺氧.缺氧會讓幼鴿牽動開啟神經控制後頸肌肉運動.
來達到破殼的一個動作.
所以對蛋殼被幼雛啄開的破殼處滴水.只是再度激化這一個過程並讓破殼處軟化.事實上幼雛需要的氧氣不多.所以這樣的動作讓幼雛淹死的機率不大.
但從中值得討論的地方是有無需要這一個動作.
就跟我們對於幼雛的鴿蛋接觸水分來濕潤軟化他.也是一樣的道理.軟化同時造成缺氧.幼雛將能比較輕鬆也同時激發他比較快出殼.但這樣是否對於幼雛天生強壯的自然淘汰論.有著部份的一個影響.
所以abc921先生給予的回答是完全的正確.
這樣的問題比較常出現在老鴿.
最主要的原因是老鴿作出的後代容易體弱.發育遲緩.所造成.
比較少出現在年輕的雜交鴿.
不過時有所見.機率很小.歸咎於雙方互配基因融合問題.
如果我們再深入一點.多方討論.
關於近親鴿的培育之中.
在遺傳學上.近親鴿的培育更容易出現這方面的問題.
因為基因遺傳的關西.很容易把家族遺傳病史在後代幼雛上顯現.不管是否為我們肉眼所能判斷.從家族不良特徵.畸形.發育不良.體弱.成長遲緩.內臟萎縮....等等.各方面.
而且並不是老鴿才會發生.本身近親作育的成鴿再交配而來作育近親後代.就算雙方都很年輕強壯.有時也會產生這方面的問題.有時會兩顆蛋中的一顆正常.另一顆孵不出.或是有破殼.但還是死亡.
在昨晚.一位良友跟我討論類似的問題.
在鴿子的作育中.砂眼配砂眼.我曾經說過會生橘眼.
部分的鴿友可能覺得我的回答跳脫一般大眾所知所及.
事實上就跟橘眼配橘眼.有時會生砂眼.
橘眼配橘眼.有時會生黑眼(牛眼).一樣的道理.
只要是遺傳中.天地生成自有其機率.這也是萬物其巧妙的地方.
回歸原點.
在自然的一個淘汰機制中.
我們身為賽鴿家.是否應有更為強悍的作為跟想法.
英傑常說.無限遼闊的知識是我們所能獲得的最大的力量.而力量成就夢想.

老龍 10-04-2010 05:20 PM

或許牠已體悟到未來要面對的世界太競爭
因此先行自我了斷:D

pagiani46 10-04-2010 05:46 PM

老龍先生真幽默.呵呵.

小欉 10-04-2010 05:56 PM

引用:

作者: 老龍 (文章 169997)
或許牠已體悟到未來要面對的世界太競爭
因此先行自我了斷:D



這個好笑---------------------------

羅賓蔡 10-04-2010 06:18 PM

引用:

作者: 老龍 (文章 169997)
或許牠已體悟到未來要面對的世界太競爭
因此先行自我了斷:D

這個也有可能,因為出殼長大後要面對北海春季賽:D

羅賓蔡 10-04-2010 06:23 PM

在此謝謝參與討論,題供見解,資訊的前輩.
我將進行自然狀況下[氣室大小與出殼情形]的觀察.

edcedcg 10-04-2010 06:36 PM

引用:

作者: pagiani46 (文章 169991)
羅賓蔡先生提出這樣的討論非常好.
大約看了一下大家關於這方面的討論.
大家都有大家的答案.英傑僅提供一些個人的看法.
在幼雛的自然發育過程中.在破殼之前的一段時間.
牽動幼雛破殼的機制.
來自於缺氧.缺氧會讓幼鴿牽動開啟神經控制後頸肌肉運動.
來達到破殼的一個動作.
所以對蛋殼被幼雛啄開的破殼處滴水.只是再度激化這一個過程並讓破殼處軟化.事實上幼雛需要的氧氣不多.所以這樣的動作讓幼雛淹死的機率不大.
但從中值得討論的地方是有無需要這一個動作.
就跟我們對於幼雛的鴿蛋接觸水分來濕潤軟化他.也是一樣的道理.軟化同時造成缺氧.幼雛將能比較輕鬆也同時激發他比較快出殼.但這樣是否對於幼雛天生強壯的自然淘汰論.有著部份的一個影響.
所以abc921先生給予的回答是完全的正確.
這樣的問題比較常出現在老鴿.
最主要的原因是老鴿作出的後代容易體弱.發育遲緩.所造成.
比較少出現在年輕的雜交鴿.
不過時有所見.機率很小.歸咎於雙方互配基因融合問題.
如果我們再深入一點.多方討論.
關於近親鴿的培育之中.
在遺傳學上.近親鴿的培育更容易出現這方面的問題.
因為基因遺傳的關西.很容易把家族遺傳病史在後代幼雛上顯現.不管是否為我們肉眼所能判斷.從家族不良特徵.畸形.發育不良.體弱.成長遲緩.內臟萎縮....等等.各方面.
而且並不是老鴿才會發生.本身近親作育的成鴿再交配而來作育近親後代.就算雙方都很年輕強壯.有時也會產生這方面的問題.有時會兩顆蛋中的一顆正常.另一顆孵不出.或是有破殼.但還是死亡.
在昨晚.一位良友跟我討論類似的問題.
在鴿子的作育中.砂眼配砂眼.我曾經說過會生橘眼.
部分的鴿友可能覺得我的回答跳脫一般大眾所知所及.
事實上就跟橘眼配橘眼.有時會生砂眼.
橘眼配橘眼.有時會生黑眼(牛眼).一樣的道理.
只要是遺傳中.天地生成自有其機率.這也是萬物其巧妙的地方.
回歸原點.
在自然的一個淘汰機制中.
我們身為賽鴿家.是否應有更為強悍的作為跟想法.
英傑常說.無限遼闊的知識是我們所能獲得的最大的力量.而力量成就夢想.


關於眼睛這個我給予肯定的
因為我就曾經配對出橘眼配橘眼.生出了砂眼
今年更是把2隻細砂的橘眼互配發生了更有趣的事情
只孵出一隻就是這麼巧..
那唯一的一隻還出了俗稱的黑目(牛眼)或是人家說的紅葡萄眼

pagiani46 10-04-2010 08:21 PM

恩.謝謝支持跟鼓勵.
這部分大約只是我個人非常粗略的看法.
其中也應該說濃縮跟省略了許多環節.
加上是我隨手白話寫的.
看看就好.
另補充.氣室應該是越新鮮越小.正常而健康的受精卵.氣室應該接近破殼時會變大.這方面能注意一下.

syeeryeer 10-04-2010 08:43 PM

抱孵期間,蛋裡面隨著長成有一種名為絨毛膜的薄膜包覆著胚胎
這層絨毛膜跟人類的胎盤類似,扮演繼續供給氧氣給剛出殼雛鴿的角色

抱孵期最後,雛鴿必須掙脫絨毛膜以取得氧氣
,以吸取裡面的氧气。

這個過程分成兩個階段;首先雛鴿在卵內啄洞,這表示雛鴿必須先啄破一個小洞通往卵尖端處的氣室,以吸取裡面的氧氣
這時可以感覺卵內出現震動,有時候也會聽到裡面雛鴿吱吱低聲鳴叫。 12~24個小時過後,雛鴿破殼而出,開始呼吸外面空氣
這時剩餘的蛋黃囊(雛鴝孵化期間的營養源)縮回臍帶裡面“最終變成小腸腸壁上一個名叫梅克爾憩室(Merkels diverticulum)的小囊狀物,終生跟著鴿子”。 有趣的是,在此期間裡,雛鴿亦吸飲它周遭一種名叫羊水(Amniotic fluid)的透明液體
這種水,還有蛋黃囊含有抗體



一般人大都以為此期間裡雛鴿死亡是由於它們本身健康不好。 不過溫度和濕度過高或過低都對這期間的雛鴿有害 但通常溫度過高、濕度過低時問題最大;蛋殼和薄膜變得乾硬,連健康雛鴿都會筋疲力盡,而且,雛鴿很快變得脫水。 我很肯定有許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幫過這類雛鴿出殼,不過之後它們還是死了
這些雛鴿乃因“脫水”致死
若朝這類雛鴿嘴巴裡滴水,它們經常會狂咽猛吞一頓,小命也可以保住。 我們慣稱這些脫水雛鴿叫“小粘傢伙”,因為它們出殼時,小身體常粘在蛋裡硬的薄膜上頭;而且它們經常在出殼15-30分鐘後死亡。 撥開它們的蛋殼瞧瞧,我們經常可以看見裡頭有未攝取的蛋黃囊,還有通常已經乾癟的蛋白,在此期間絕對有必要給育雛鴿機會洗澡。 若真沒辦法做到 可以用噴水器,朝種雌腹部和蛋稍稍噴一點水潤濕。 巢箱理想溫度為攝氏20~25度,濕度70%最佳
保險起見可以在巢箱裡面裝溫度計和濕度計。

轉載網路文章部份段落

pagiani46 10-04-2010 10:09 PM

看來明天早上喝完咖啡後.要認真來寫一篇了....不然很難交代.
謝謝支持.改天應該學習一下老龍先生.輕鬆帶過順便開玩笑就好.

abc921 10-05-2010 12:50 AM

引用:

作者: pagiani46 (文章 170006)
看來明天早上喝完咖啡後.要認真來寫一篇了....不然很難交代.
謝謝支持.改天應該學習一下老龍先生.輕鬆帶過順便開玩笑就好.


少年ㄟ!你真正是古意人ㄛ!...

在網路上仍然堅持著形象的維持.真不簡單!實在也蠻辛苦啦!

說來也無奈啦!..誰教你背後那塊招牌那麼亮!諒必你不敢不擦拭...

我一直以為是網路上是上了年紀的人才會愛惜羽毛!說話打字都謹言慎行..

一路看起來反而是你穩重持定!

哪像我常胡言亂語般說話都不正經.....

中泰鴿舍....有子傳承!未來精彩可期!!!加油!



pagiani46 10-05-2010 09:33 AM

謝謝abc921先生的支持.
不敢當.我也盡力而為而已.
改天應該也學一下您.
我的腦海中猶記著家父多年前跟我說過的話.
英傑阿.如果你未來要在台灣鴿界生存下去.你就要多方涉獵知識.
未來鴿界很競爭.時代進步很快.你要不斷學習進步才行.
不然別人一問.你就倒了.
所以感覺英傑常常回答的在某方面很跳tone.
或許有些鴿友會這樣想:英傑哩笑ㄟ.粉鳥出殼某空氣.恩抖系阿.哩頭殼係壞去歐.
其實在鴿蛋成長的整個過程之中.
有許多的原因會導致問題的產生.有時我們手上有些學術類的資料能夠參考.我們卻要考慮到在學術上的東西.有時是以整個大環境來做一個統一論述.而無法去個別針對於實務上.也就是每一個人所遭遇的環境.狀況不同.還有時代不斷的進步.推展出來的新研究跟論述.說白話的也就是說.或許今天學術上面的東西.經過時代的洗禮.在明天.會有一個全然不同的新解釋出來.就像現在科學家所說的.理論上先有雞才會有蛋.很簡單的解釋就是必須先有物種.才會導致他演化出來的生殖方式.
在我們觀察羅賓蔡先生極少的一個述說跟線索之前.
鴿蛋會因為孵蛋溫度.老鴿作育.乾溼度.過度震動.感染.甚至是父母鴿其中一隻巢性不好.或是種鴿罹患關節炎...等各種原因.都有可能造成.
如果是因為這些原因造成的關西.那麼就不會容易只有其中一個鴿蛋出問題.而另外一個正常.而且羅賓蔡先生在其述說中.並沒有出現卵黃囊.臺灣海島型氣候且近來北部濕冷.所以英傑把因為溫度跟乾濕度的部分排除.因為同一條件下如此的話.應該同時兩顆蛋都會出問題.不過羅賓蔡先生也能往這方向思考.
差不多在幼雛要出殼的這一段時間.是死亡最容易產生的時候.
在孵化的過程中分為內部啄殼跟外部啄殼.
在幼雛快要啄殼之前我們會發現他的氣室開始擴張變大.
胚胎已經不再使用尿膜循環來做胚胎氣體交換呼吸的這一個動作.接下來二氧化碳的濃度會增加.
而神經會開啟牽動頸部的啄殼肌.這時幼雛會以他的蛋齒.穿入絨毛尿囊膜.這部分稱之為內部啄殼.幼雛開始利用肺臟來呼吸氣室內的空氣.這一個呼吸伴隨而來的是極大的變化.心室的左右通道即被關閉.同時牽動腹肌將卵黃囊吸入腹腔並同時吸食羊水.這一個呼吸功能開始的結果.氣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會上升.當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到某一階段時.說白話就是缺氧.啄殼肌"再次"被牽動.幼雛開始使用蛋齒穿破蛋殼.這一個過程為外部啄殼.
而這些是學術上廣義的研究.但是學術部分比較針對性而會壓縮基因致死的因素.就是關於基因的遺傳或是近親的作育.而遺傳卻是其中有著很大變數的一環.如果再把這一章寫下去.這篇文章可能很難寫的完.
不過我們可以這樣說.正常的幼雛啄殼處會在氣室線或是上面一點.否則就是幼雛胎位不正.這時我的建議是除非是非常重要的優秀血統鴿.那麼我們就能協助他出殼.否則沒有這一個必要性.話說回來也奇怪.就算胎位不正.幼雛也有其機率出殼.這就是萬物的巧妙之處.
而事實上對於弱雛.如果我們給予電解質跟多一些的氧氣是有幫助的.不過在此我也一慨認為既然體弱的話.我們過多的幫助將是多餘.
當然英傑寫的只是個人的思維.大家喜歡就看看.不喜歡也無妨.
我不禁邪惡的閃過一個念頭.
這時應該有人心中也會這樣想.聽你唬這麼多.這些我不用了解拉.
我的鴿子會生的健康就好了阿.鴿子是靠飛的不是用吹的.
所以同樣的道理.在我們的優良賽鴿中的這一個定義.
我們總不能每一隻幼雛都需要我們的幫忙才能出殼.我們總是希望他們天生健康強壯.
這樣我們才有優秀的戰鴿.隨時讓我們枕戈待旦.隨時準備上場作戰.
所以英傑常說.
知識是我們重要的一環.
我們的確要廣泛的涉獵知識.累積聚合並環環相扣.這樣才能很快的判斷獲得的知識是真正的真相.
賽鴿路上.學無止境.我還在不斷的學習.
我們必須不斷進步.不斷學習.不斷邁進才行.
曾經有一次讓我印象很深.在這些學術的研究上.往往只記載結果.有一次我看到一段是關於巴拉米鴿的論述中記載.在英國規定是使用兩次死毒疫苗.我在電腦前面想很久.忽然腦袋轉不過來.後來轉頭問家父.
家父簡單的說:笨兒子.英國是疫區.
在中泰.真正強的是家父.

rmp41110 10-05-2010 10:01 PM


這應該是高中生物課本就有的親子簡易推測

父母血型 ........子女可能......... 子女不可能

A及A ............. A,O ............. B,AB
A及B.......... A,B,AB,O ...........(-)
A及AB............A,B,AB .............O
A及O...............A,O ............. B,AB
B及B...............B,O ..............A,AB
B及AB........... A,B,AB .............O
B及O...............B,O ..............A,AB
AB及AB...........A,B,AB..............O
AB及O.............. A,B..............AB,O
O及O ............... O ...............A,B,AB


我習慣把橙眼(紅,黃)視成A,B---西眼視成O---黑眼是中間過渡型.

西眼父母生出橙眼子鴿,就如O型父母生出非O型子女一般,令我驚訝..
橙眼父母鴿生出西眼子鴿,就如A和B型父母生出O型子女一般,不足為奇..


英傑曾提過西眼父母生出橙眼子鴿

當時我的直接想法是,那是開放式配對==被隔壁鄰居那個了...
後來我知道,那是配對籠配出來的,相當扼腕,恭喜當時得標的鴿友..


O型父母生出一個B型子女,一般人會有怎樣的反應?

你可能會把此事件看成家庭社會問題?而非醫學問題了!
我曾看過一篇醫學案例:O型父母生出一個B型子女
DNA親子鑑定無誤,血型檢驗6次(不同醫學中心)無誤
這是一個很難解釋的問題,不是我能理解的....

西眼鴿互配生出橙眼子鴿===就如..........
紅母鴿(配對非紅或銀公)生出雌紅鴿般稀少...

眼色不影響翔績,西眼橙眼均有大銘鴿
正如A,B,AB,O型均有偉人一般....

鴿子沒有對錯,只有選擇....
有人看見傲人翔績,選擇某人的鴿子..
我選擇緣分,相信英傑,相信中泰的鴿子..
每一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所以囉!這就是緣分吧....
*
*
*
打字真的很累.......


老龍 10-06-2010 01:09 PM

有關鴿眼結構
用心研究的鴿友相當多
研究的方向多偏重於鴿眼結構對遺傳及競翔表現的影響

有關眼色 普遍的認知是柿仔眼是顯性 西仔眼是隱性
柿仔眼配柿仔眼 若對偶基因是異型合子下代會產生柿仔眼及西仔眼 兩種表現型
至於西仔眼配西仔眼 理論告訴我們 隱性對隱性 不會跑出顯性的表現型
但是切記一點 理論能解釋的是通例
遇到特例時 理論的解釋就會產生矛盾
這時要如何解釋?
突變是一種解釋 返祖(很多代以前)是另一種解釋
要不然就是有另外的一種理論存在 值得繼續研究

自己的作出經驗沒有發生過並不代表事件不會發生
鴿子會不會生超過2顆蛋? 會 你有遇過嗎?
班配班會出灰 那灰配灰會不會出班? 會 你有遇過嗎?
鴿子會變性嗎? 會 你有遇過嗎?
你能從理論來否定上述的事實嗎?

有些很基本的作出表徵是需要長時間的觀察與紀錄
沒有自己親身遇到 實在難以體會
認真觀察及記錄作出可以享受一些樂趣
不然至少可以避免被騙的苦澀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7:51 PM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8.2
版權所有 ©2000 - 2024,Jelsoft Enterprises Ltd.
台灣賽鴿聯盟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