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單個文章
  #1  
舊 04-29-2002, 02:52 PM
小寶 小寶 目前離線
 
 
註冊日期: Jul 2000
文章: 1,934
小寶 正在向一條出名的路上前進,路途艱辛,看他的了!
預設 鴿壇長青樹 ─ 新化潘百傳先生

<center><img src="http://www.taconet.com.tw/jerome45/baitien_loft.jpg"></center>
<center><font color=purple><h2>鴿壇長青樹 ─ 新化潘百傳先生</h2></font></center>
文/李政義

南縣賽鴿協會於1989年重新改組,十年來經由歴任理事長及執行秘書的共同努力打拚,使南縣賽協的會務蓬勃發展,尤以全力拓展的海上競翔更是贏得鴿界有口皆碑的肯定與讚譽。這其中南縣賽協的一群資歷與經驗皆望眾鴿界的顧問及理事們,當然也扮演舉足輕重的協助角色,他們為南縣賽協付出心血,為鴿界奉獻一己之力,才有南縣賽協的今日,居住新化的潘百傳先生即是其中的一位。
潘百傳現年48歲,就職於台灣省畜產試驗所已近30年,是熱心為大眾服務的社會中堅精英,除了曾任新化國小家長會長及那菝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之外,還連任南縣賽協三屆九年的理事,而現在是擔任總會理事及南縣賽協顧問,可以說是一刻也難得閒暇的人。

潘先生就讀高中的時候,同學中有來自賽鴿風氣極盛的善化地區,經常在課餘聊起精采賽事,加上曾去當跑鴿的工作,不免對賽鴿起了興趣。高中畢業那年即1970年,開始飼鴿並親自參與比賽,想不到初生之犢竟然一鳴驚人得到綜合冠軍,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也為他此後接連不斷的養鴿事業立下良好根基。對於手下強兵猛將建立的豐功偉績,他撫今追昔,難掩興奮之情。

第一次使翔即有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兩年後當兵去了,雖然無法再飼養參賽,但是並未跟鴿界脫節,他留意鴿界動態,時時不忘資訊的獲取,所以在退伍後重拾舊愛,參與1976年新化信鴿秋季比賽,以區區7羽之數又創下10名內入賞4羽的佳績。無疑的鴿壇又亮起了一顆熠熠新星,接著他光環不減,風騷頗具,在鴿壇逐漸穩固其不凡的事業。

近30年的養鴿,為其立下汗馬功勞的種鴿陣容有三個主要配對。第一配對即潘百傳先生聞名的招牌灰色三線鴿,此系為西翁、羅索爾與羅爾浪的混合種,原鴿是一對同父異母近親鴿,下代飛翔穩定,無論海陸經常綜合入賞。第二配對為神龍號黑斑公與第一夫人灰母,也是同父異母近親配對,後代得綜合冠軍的超過30羽,綜合亞軍與季軍的更多,而在遭逢惡劣天候時更是潛力驚人,有8羽全會唯一歸返的伯馬紀錄,堪稱戰績顯赫。第三配對為安德烈‧勃莫德之強奪者下代與奧斯卡之飛霸王號互配,經過三年的測試,優異的表現不輸於前二組配對。因此在1988年後即以第三配對下代與第一、第二配對下代互配,翔績更為突出,曾經在一年內獲得10名內50羽的紀錄,其中7羽綜合冠軍,真是令人嘆為觀止。1987年南縣賽協開闢海上戰場,潘先生轉戰海翔亦不斷的捷報頻傳。首戰善化分會全會殘9羽中佔2羽,1991年在新劃分會殘9羽中又獨佔3羽,1994年全會10名內入賞3羽(5,6,8位),北港好收支會第一次海上榮膺綜合冠軍,1998年岡山夏季得2、9、11、30位。

多年來一直翔機不墜的潘百傳,認為欲保持得之不易的戰果,唯有不斷的求新、突破。他設法引進國外一流的生力軍加入種鴿陣容,有資格被他引進的必須是飛翔中、長距離,幾年來保持成績優異,再篩選出最主要的紀錄鴿或下代。他強調導引種鴿不能僅憑外觀的個人感覺,也不應只依恃鴿子的系統,應了解其家族的來龍去脈及實戰成績,因為「系統會騙人,成績不會騙人。」經他精挑細選的外來鴿都符合此項基本要求,然後體格、構造達到好鴿條件的則更好。他表示接觸到鴿子的第一個感覺很重要,「你要覺得他有氣質、有定性、精神、智慧、潔淨均應具備」,略為長身,頸部有力,翅羽柔順,結實稍有重量皆為其所好。其實頂尖的一流賽鴿,外表均有其特殊之處,並不會差到哪裡,以潘先生新進引入的火箭號(安特衛普90、91年鴿王),終結者號(全德國6月賽冠軍),羅勃多不拉113直子女,基普父子荷蘭人直子(1998年巴塞隆納國際冠軍同父鴿)等皆有此等條件及架勢。

飼鴿競翔多年,累積豐富經驗的潘百傳,對於選手鴿的管理有其一套的看法。他認為照顧選手鴿應以”自然為主”,舍外強制飛行要多久,應視選手鴿的狀況與意願有所伸縮,養鴿的人都想要鴿子強壯耐飛,可是一羽選手鴿其”耐力是鴿種而來,不是操練而來”,”鍛鍊僅是一小部分,由於鴿種有別而有不同的極限”,一般鴿子養久的都會有此體認。鴿子生來一雙翅膀,是要讓牠飛,但是操飛應適宜,賽鴿不是視比賽飛行時間來操多久,如果是的話,那巴塞隆納的參賽鴿平時要飛多少時間呢?

海翔鴿跟陸競鴿之最大的不同,在於海翔鴿放飛的時候無目標可循,海上天候多變,毫無阻擋的海風,造成置身其間的選手鴿往往要花上加倍的時間才能順利歸返,過去的陸地放飛,追求中、短距離的速度鴿即可勝任,轉為海翔之後應以中、長距離鴿為主,以先天具有的耐飛能力加上後天適宜的鍛鍊培養,來參羽海上競翔才會佔有較大的勝算。

給予選手鴿配對做為歸巢誘因是潘百傳使用的方法,當然手法各有不同,而且不同的鴿種也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有效誘因,飼鴿者應對自己的鴿系有所了解才能運用自如,避免刻意去學習別人的方式,如同操訓宜斟酌自己選手鴿所能承受的負荷量與所需的運動量,不是盲目的去跟別人,誘因製造也是相同的道理,應依自己的鴿種與環境來使用。不管用什麼方法,無不欲求達到戀家的目的,選手鴿一放飛就想回來,鴿性沒有培養出來,系統再好,管理再好,還是難登極峰。

海上競翔逐漸蔚為風氣,全省各地幾已進入海翔的今天,很多初次參與海翔的鴿友,在缺乏經驗的導引之下又道聽塗說許多偏方,幾乎弄得無所適從。潘先生的看法是:「海翔並不那麼困難,海陸飼法也沒有分別,過去陸翔可以入賞的方法,即是海翔也可以入賞的方法。」鴿友要考量的是海翔困難度更高,飛翔的時間更長,選擇鴿種中、長距離鴿系來飼養才是較為重要之策。

潘百傳屹立鴿壇30載,從踏進實的第一步即有良好的表現,爾後也一直保持佼佼者的地位,可謂是鴿壇的一顆長青樹。但他不敢自滿,十分謙虛的表示:鴿界每人追求進步,「是競賽也是交流,是對手也是朋友」,此乃他奉行不渝的座右銘,他誠懇的以此與鴿友們共勉。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