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單個文章
  #52  
舊 10-28-2005, 05:21 PM
阿信 的頭像
阿信 阿信 目前離線
聯盟義工
 
註冊日期: Jul 2000
文章: 2,560
阿信 不久就會出名哦!大家一定要尊重他~以後少不了你的好處!阿信 不久就會出名哦!大家一定要尊重他~以後少不了你的好處!
預設 【轉帖】2002年歐洲鴿壇要聞回顧

標題:2002年歐洲鴿壇要聞回顧
副題:壞新聞多多,也有好消息!
前言:
正常來講,報章雜誌和電視台總會在每年年底製作年度大事回顧專輯,
不幸地,這些報導總是負面多於正面…
更不幸地,鴿界製作的年度回顧專輯也好不到哪兒去?
現在讓我們來回顧2002年歐洲鴿壇的一些年度要聞,
這些新聞並不令人快樂,不過壞新聞也是新聞,沒人可以規避得了。

2002年5月12日這一天,許多荷蘭鴿友永遠也不會忘記。這天一大早電視新聞說:今天磁場特別強烈,建議鴿會開籠放飛最好小心為妙。不過,外頭天氣看起來沒什麼異狀,能見度良好,
沒下雨,所以各省紛紛開籠;一切似乎平安無事。
“連這種天氣都不能比賽的話,那麼要哪種天氣才能比呢?”鴿友心中這麼納悶著,“磁場強烈又怎樣?”
但後來他們的想法卻全都變了樣。當天我們這一省的比賽空距大約只有73公里,所以距離短得很,而且又是老鴿賽;大夥無不認為55分鐘後一定能見鴿,可憐的我們,等啊,等啊,
5小時過去了,依然沒有一個人看見鴿子回家。這表示超過三分之二的鴿子時速還不到15公里,我們變得好像在飛1000公里長距離賽,到底怎麼一回事呢?連經驗最豐富的老鴿友也做
好心理準備:這下損失可慘了。
大家繼續等待,夕陽逐漸西下,接著發生專家眼鏡跌破一地的意外:放飛7個小時後,各家鴿子紛紛於15分鐘內飛回家,實際情況非常詭異,並未像大家想像的那般損失慘重。
為什麼我要說實際情況詭異呢?一般發生這類情況時,好鴿子總是最晚回家,拿到冠軍的一定是平常成績非常難看的鴿友,由平常吊車尾的鴿子飛出冠軍。
有了這天的經驗後,大家再也不敢對“磁場特別強烈”的新聞掉以輕心。

再次永難忘懷
6月第一個週末(6月2日)也是永難忘懷的一天,至少這天對那些使用帝普士(Tipes)電子鴿鐘的荷蘭鴿友來講一定永生難忘。
上午開始見鴿時(是短距離賽),鴿友紛紛打電話相互通報說,鴿子都回家來了,怎麼我家的電子鴿鐘還安安靜靜的呢?第一個見鴿的鴿友,還以為是自己交鴿時犯了什麼錯誤?不過
後來發現全國使用這套電子鴿鐘系統的鴿友,沒有一個人的鴿鐘有過任何反應。我可以告訴各位,當你瞧見心裡的“頭號指定鴿”飛回家,電子鴿鐘卻沒顯示時,那股滋味可真不好受。荷
蘭全國約有25%鴿友使用帝普士電子鴿鐘,各位可以想像當天情況有多亂--有人低聲詛咒,有人破口大罵,有人暗自哀鳴。
“現在我們要怎麼辦?”這是大家心裡最大的問號。帝普士用戶當然希望比賽不算數,不過用其他牌子鴿鐘贏獎的鴿友反應更劇烈:贏了豈可不算數呢?
有鴿會統一用帝普士,有鴿會統一用其他牌子,這些鴿會全都有參加這天的比賽啊!
這天德國和比利時也有比賽,他們那邊的帝普士並沒出現問題,所以荷蘭這邊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後來真相大白,原來荷蘭這邊是帝普士改了一套新軟體在作怪。這套新軟體無法
辨識日期顯示差別,如:2-6-2002或6-2-2202,結果程式把6月2日讀成2月6日了,難怪6月2日這天會沒有見鴿記錄。

同樣下場
2002年有一天也讓比利時全國鴿友終生難忘。那邊波治全國大賽前兩星期舉行的奧爾良賽傷亡慘重,有三分之一的鴿子從此行蹤不明,裡面包括了無數鴿王和記錄鴿。大夥兒把天氣當成罪魁禍首,不過壞事還在後頭。
賽程清楚註明拉索特年(La Souterraine)全國賽(約550公里)在9月登場。星期四交鴿,比賽預計在星期六進行;但碰上壞天氣,於是比賽一延再延。媒體嗅到有“聳動性”新聞,
鴿報雜誌和電視台爭相大幅報導說,“2萬羽可憐的比賽鴿被關在集鴿籠裡6天,動彈不得。”結果引起保護動物成員極度注意,紛紛高聲指責賽鴿運動殘酷不仁,搞得比利時全國群情沸騰,
負面聲音一面倒。
有些比利時鴿友並不悲觀,以為跟以前有一場巴塞隆納賽鴿子被關了14天比起來,6天還只是小巫見大巫而已。有些鴿友則希望取消比賽,他們認為“這場比賽真舉行的話,我們只
有呼爹喊娘的份了。”他們還補充說:“飛巴塞隆納的鴿子都是身經百戰的老鴿;拉索特年有幼鴿賽,這些幼鴿被關了6天後肌肉僵硬,高度緊迫,要牠們比賽不等於是要牠們送死嗎?”
經過一場激烈爭辯,而且比賽鴿待在集鴿籠裡整整一個星期後,比賽終於釋鴿開賽。結果有許多鴿子根本“出發”不了,連飛離放鴿地點的能力也沒有。比賽下來死傷慘重,媒體開始
以此大作文章。有些全國性大報大吹大擂說:“這類虐待是比利時全國一大醜聞、恥辱,應立即予以遏止。”
有趣的是,這場比賽下來,有些鴿友一羽鴿子也沒丟,也有些鴿友一羽鴿子也沒瞧見。問題就出在鴿子本身的健康狀態上。當然這種問題絕不會出現在荷蘭境內,荷蘭的運鴿車皆用
經過特殊改裝的卡車,假如碰上壞天氣不能比賽,運鴿車會原封不動把鴿子送回家。如果用火車載運鴿子,鴿子送出去後回程載運的問題就很難解決,所以現在比利時正規劃未來全面嚴
禁以火車運鴿。

德國
德國那廂也傳出壞消息,而且是大壞消息。從幾年前開始,幼鴿健康不佳的問題就一直困擾著德國大多數鴿友,而且問題一年比一年嚴重。許多德國鴿友甚至不得不暫時中止參加幼
鴿賽。獸醫師和科學家在德國全國賽鴿雜誌《賽鴿Die Brieftabaube》上針對所謂的“幼鴿病症”(young bird disease)進行研討了好一陣子。
“癥結出在哪裡?我們該如何因應?”他們無不希望找出答案。
有些人認為是腺病毒或大腸桿菌(或兩者)在作怪,有一派人認為“疱疹病毒”才是罪魁禍首;還有一派人認為是新型病毒(環狀病毒)惹的禍。不管怎樣,德國鴿界一片愁雲慘霧,
有些鴿友因為解決不了幼鴿健康問題,只得全面放棄賽鴿。不過有一件事情很有趣: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使用的維他命和抗生素能多過德國。難不成德國鴿友本身變成始作俑者,長年
下來使得自家鴿子的免疫系統減弱了呢?
講到大腸桿菌(腺病毒),許多國家都為它頭痛,日後有機會我們再來針對它進行探討。

損失
荷蘭、比利時和德國還都有幼鴿大量損失和迷飛的問題。雖然KBDB和NPO都針對這個問題進行過徹底的研究調查,不過依然找不到解釋。由於事態嚴重,NPO召集了一群科學家
組成一個特別研究小組(WOWD)。這夥人的研究結論說,幼鴿比賽距離過長,以致幼鴿大量迷飛;於是NPO頒佈一道禁令:幼鴿賽距離不得超過400公里。
大多數荷蘭鴿友對此新命令表示反對和強烈抗議。幼鴿大量迷飛這個事實雖然他們無法否認,不過對問題出在比賽距離過長上頭的結論,他們卻大表不以為然。大部分幼鴿是在訓練
或頭兩、三場比賽時迷飛的,實際距離很短。因此有人認為原因出在幼鴿經驗不足。“為什麼呢?”鴿友納悶不解,“難道過去就沒有幼鴿迷飛的問題嗎?”
在以往的老時代裡,鴿友沒有汽車,如今家家戶戶都有一部汽車(有兩、三部者亦司空見慣),幼鴿訓練越漸密集,但依然出現迷飛問題。
有另一派說法認為:今日“我們”用藥太多,把鴿子的健康給搞弱了,但是……健康良好的幼鴿一樣迷飛掉啊!有些人把責任推給壞天氣,但這種想法也不對;好天氣幼鴿依然迷飛啊!
另外有一幫人大放厥詞說:現今普遍的手機和網際網路破壞天空的自然磁場,不過……為何老鴿相安無事,光只幼鴿受影響呢?另一方面,有事實證明,機場附近的鴿子迷飛最厲害。因
此,似乎沒人有正確答案,而且……最讓我意外的是……今年(2002年)10月我到中國北京時,發現中國鴿友也有幼鴿大量迷飛的問題!

鷹害
另一個壞消息是牽扯上掠食性猛禽:“鷹隼”。
西歐“鷹害問題”越鬧越嚴重,美國也好不到哪去。在某些嚴重的地區,鴿友若在冬天把鴿子放出舍運動的話,大概會瞧不見一羽鴿子回家(全變成鷹隼的大餐了)。
冬季期間,鷹隼的獵物不多,因為大多數鳥禽早遷往南方較溫暖的地區去了,比如:西班牙和非洲;要到四月才能再看見牠們的影子。而且,更讓鴿友大感挫折的是,鷹隼是明令的
“受保護動物”,獵捕牠們是要坐牢的。
“殺老鷹?甭想了,還不如殺人罪比較輕呢!”有時候鴿友會忍不住地如此自我揶揄一番。

電子鴿鐘
另一則消息傳來:比利時鴿友對一些新規定不怎麼高興。頭條新規定是:從今以後,只有獸醫師有資格注射巴拉米哥疫苗。”以往鴿友大可像農夫給自家的雞禽接種那樣,自行幫自己
的鴿子施打疫苗。有些人懷疑政府和獸醫師掛勾,獸醫師因養鴿人口漸漸下滑,又不能賣藥(醫藥分業),收入大不如前,所以不得不想新的門路賺錢;如今他們只可以寫處方籤給鴿友,
鴿友再到藥房配藥。
現在連給自己的鴿子接種都不准,許多鴿友感覺自己被……背叛、欺騙了。
“搞來搞去,還不是為搞錢嘛!”他們怒火中燒。
“電子鴿鐘”是比利時鴿界鬧得甚囂塵上的另一個東西。德國和荷蘭鴿友早已習慣用電子鴿鐘,比利時兩年前才開始採用,而且只用在長距離比賽。現在(2003年起),KBDB做出決
策:中距離比賽也要開始用電子鴿鐘。沒錢的“小鴿友”心裡再次興起自己被背叛了的感覺。傳統鴿鐘打的時間平均比電子鴿鐘晚上12秒,許多鴿友表示這樣不公平。確實有事實證明:有
鴿友因為使用傳統鴿鐘晚了幾秒,不得不把已經到了家門口的全國冠軍,拱手讓給使用電子鴿鐘的鴿友。許多鴿友紛紛表示不玩賽鴿了,但我認為他們只是嘴裡喊喊,還是會繼續玩下去
的。 由於電子鴿鐘的使用。在荷蘭這邊也是意見一堆,也有鴿友說不玩了。不過我還沒碰見為了反對電子鴿鐘,真的放棄養鴿子的鴿友。我倒是聽過幾個年老的鴿友說:“謝天謝地,幸好
有電子鴿鐘這項發明,我們才能繼續比賽鴿子。”(譯註:他們太老了,打傳統鴿鐘怕動作太慢。)

DNA
拜新科技之賜,如今我們有可能藉由DNA檢驗來釐清鴿子的血統疑問。只要有父、母鴿羽毛各兩根,子女羽毛兩根,事實就幾乎無所遁形,謊言亦大有可能遭拆穿。不過血統這種
事情本來就有點棘手,不能全怪鴿主騙人,有時候也要怪鴿子“紅杏出牆” 或搞“婚外情”。
如果你說你有10羽全兄弟姊妹的鴿子,但DNA檢驗結果顯示:牠們沒有一羽是同父同母,那麼你就有理由開始懷疑。現在已有這方面的謠傳和耳語,這不是什麼好事。假如一切純屬謠
傳,被指控、矛頭所指的鴿主還是笑不出來的。如果事實不單純也不見得好,因為沒有任何一個買鴿子的人希望自己被騙。不管怎樣,往好的方面想,現在想騙人的人,在行動前可得三
思;有了DNA檢驗這“照妖鏡”,事實被揭穿後,極可能一世英名掃地。

好消息
去年我一再被問及,比利時或荷蘭有沒有“明日之星”的問題。我的回答總是這樣:“有的,不過這種鴿友很少見,大多數焦點依然集中在那些老名字上頭”。但是比利時新星凡.艾爾塞
克(Van Elsacker)和他的美國搭檔馬迪斯(Mardiss)在中距離賽上的傑出表現,絕不容等閒視之。荷蘭則出現沃肯斯(Volkens)這位超長距離強豪,還有年紀輕輕,前途無可限量的
巴斯.沃克(Bas Verkerk,只有25歲)和父親吉拉德(Gerald)聯手,更在2002年荷蘭鴿壇一日賽(400~700公里)掀起狂風駭浪!沃克父子包辦2003年2月在法國舉行的奧林匹
克鴿展荷蘭中距離代表鴿1、2、3位全部獎項,這是前所未見的一項記錄!沃肯斯則專攻兩日超長距離賽,比如:巴塞隆納,聖維仙等。
我也被問及有關“賽鴿未來”的問題。不幸地,每年賽鴿人口依然大幅銳減。十年前比利時一年可售出腳環300萬個,明年數量預計有250萬只,不過KBDB擔心可能最多只能賣出
200萬只。十年工夫,腳環就少了100萬只!
但荷蘭這邊出現有好景象:今年11月NPO舉辦鴿展,裡面有一個房間座無虛席,而且椅子上坐的全都是青少年。荷蘭2002年的青少年賽鴿人口,似乎有長足增加了。在許多鴿友
凋零或棄養的同時,我們欣見新世代熱烈參與,這無異是黑暗中的一道希望亮光!
</SPAN>
__________________
PLO銘鴿攝影(阿信)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