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死後取精
查看單個文章
  #7  
舊 11-16-2005, 04:05 PM
jimmy jimmy 目前離線
北基宜
 
註冊日期: Apr 2002
文章: 236
jimmy 正在向一條出名的路上前進,路途艱辛,看他的了!
預設 相關研究

國家圖書館索書號:437.2 008M 89-4系統編號: 88NCHU0541009     出版年:民89     研究生:郭財榮TsaiJung Guo(以研究生姓名查詢國家圖書館索書號 ,未查獲者表國圖尚未典藏)(以研究生姓名查詢國科會科資中心微片資料庫)(連結至全國圖書聯合目錄) (連結至政大圖書館館藏目錄)    論文名稱:成功之台灣競翔鴿人工輔助繁殖    論文名稱:Successful artificial breeding of racing pigeon (Columba livia) in Taiwan    指導教授:鄭豐邦FengPang Ch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獸醫學系      學號:78738003     學年度:8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9     關鍵字:競翔鴿racing pigeon精液採集semen collection人工輔助繁殖artificial breeding[摘要]本研究之目的在建立一套可行之競翔鴿採精技術並分析其年度精液性狀變化及建立人工輔助繁殖模式,以期增加競翔種鴿之繁殖效能。以腹部按摩採精方式採集10隻1至6歲齡、健康狀況正常之公鴿(Columba livia)精液,每週採精兩次。記錄採得之精液量及精子濃度,精液以Beltsville Poultry Semen Extender (BPSE) 稀釋,評估精子活力百分率及存活百分率。結果顯示精液採得率以三月及十一月較高,分別為69% (55/80)與66% (53/80),八月及九月較差,皆為13% (10/80)。能採得之精液量以十一月13.5 ±1.0 μl最高,八月7.0 ±1.2 μl最少。精子活力百分率與存活率以三月最高,分別為81.6 ±1.55 %與84.3 ±1.3 %,八月最低 (48.3 ±3.3 %與57.5 ±2.8 %)。精液濃度以三月4.94 ±0.43 ×109/ml最高,十月3.8 ± 0.17 ×109/ml最低。整體評估顯示三月及十一月之精液性狀最佳,是種公鴿配對之最佳時機選擇。由精液性狀與環境溫度之關係結果得知,當環境溫度低於15℃時不容易採得精液(0/80)。於18℃至25℃條件下採得精液的機率可達60% (160/270)。21℃時之精子活力百分率及存活率較高,分別為84.2 ± 1.4 %與88.8 ± 1.8 %;30℃時(60 ± 6.3 %;71.0 ± 4.9 %)較差。競翔鴿採得之精液以BPSE做5倍稀釋,保存於5℃條件下48小時,活力由90%降至70% (70 ±1.31%, n=3),與活力未降低之公雞精液相較有極顯著差異(P<0.01),但足以往來不同鴿舍之運輸所需。光學顯微鏡觀察鴿精子型態(eosin/nigrosin染色),精子頭部成圓柱狀,中節細長而容易扭結,尾部則常發生斷裂。鴿精子頭部寬度平均約0.5 μm,頭部長度、中節、尾部及總長度依次為11.1、66.7、23.5、與99.8 μm (n=50)。中節部位佔總長度之67%。若將頭部長度定為一單位長,中節、尾部、總長度分別為頭部長之6、2與9倍。  台灣競翔鴿人工輔助繁殖試驗分為三組,每次人工授精皆注入6μl之混和新鮮精液,但含有之精蟲數不同。第一組共14配對,每次授精含25 ×106 具活力精子,第二組共12配對,每次授精含有10 ×106 具活力精子,第三組共6配對,每次授精含有1 ×106 具活力精子。於巢態形成後之第三、四、五日各進行人工授精一次。第一組與第二組之巢態率分別為93% (13/14)與92% (11/12/7),產蛋率為92% (24/26)與83% (18/22),抱蛋數為22與18,授精率為41% (9/22)與18% (3/18),孵化率皆為100% (9/9與3/3)。第三組未獲得任何授精蛋。  本實驗室已建立可行之競翔鴿採精、授精技術與精液性狀年度變化基本資料。未來研究應朝向母鴿排卵監控與配種適期判定及授精技術之改善,以有效增加競翔種鴿之繁殖效益。
__________________
摸魚一下嗎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