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工具 |
#11
|
|||
|
|||
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還有一山高~時時刻刻尊敬身旁可敬的對手才是養鴿必修的課程之ㄧ~
人不能改變他人的想法,就讓自己冷靜的去面對。
幾年後再回頭望望,年輕時的懵懂與無視身旁他人可敬的對手,如經的你我是否都已長了智慧。 感謝分享此篇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
一流好鴿不嫌少,一流素質好基礎,一流家族稱霸路。 誠懇的心祝福各位鴿友,入賞連連奪佳績。 |
#12
|
|||
|
|||
台灣人不會養鴿子? 中信網舉辦鄭大師&阿翁你支持誰的票選 http://news.chinaxinge.com/choose/sh...?a=show&id=527 http://news.chinaxinge.com/hotzt.asp?id=344 阿翁VS鄭明吉 我支援鄭 此前阿翁鴿友的文章已經看過了,覺得說的有一定道理,但是更多的卻是臆斷元素,以理(此處只取「理論」這一層意思)服人沒有錯,但是以事實為根據更為重要。 試想臺灣的賽鴿體系是建立在巨額獎金的基礎之上,而且臺灣賽鴿已歷經半個多世紀(臺灣1930年起即有民間的傳書鴿競賽)的角逐博弈,臺灣人可能會不審慎入微,不斟酌毫釐嗎? 說大了,按照人性的根本屬性,人一旦到了金錢面前,一定是會竭盡所能、挖空心思的,更何況動輒數千萬甚至上億的巨額獎金,這樣的獎金數額恐怕是九成九以上的內地鴿友過去和現在所沒有體驗過的「刺激」吧!這一點我想也是能讓臺灣賽鴿運動如此嚴謹且規則完備的重要誘因。 而說小了,臺灣人可是和我們內地人一母同胞的手足兄弟啊!我們想得到的,你以為人家會想不到嗎?誰是第一個到歐洲吃螃蟹的人呢?殊不知,人家在歐洲大面積引「洋鴿子」的時候,我們可能還在養「土鴿子」吧! 客觀評價,筆者認為世界上有很多東西真的是需要時間來沉澱的,比如做學問,縱然「土豪們」能一夜之間成為億萬富翁,但是他們絕對不可能在一夕之間成為「博士」,此二者是有根本區別的。而賽鴿,恰恰是一門需要日積月累,點滴沉澱的技術型學問,因此,沒有時間上的沉澱和技術上的升級,而妄圖一蹴而就只能是癡人說夢,異想天開,也是難免夜郎自大貽笑大方的行為。 鄭明吉先生此文說了很多臺灣賽鴿運動客觀實際層面的東西,確實有很多值得當下我們內地鴿友借鑒和欣賞的專業知識與職業素養。不能因為說阿翁鴿友是內地人,而鄭明吉先生是臺灣人,鴿友們就心存芥蒂,含沙射影。也不能說因為自己參加了幾場所謂的「公棚大賽」就以「天朝上國」自居,難道我們中國人還沒有飽嘗「閉關鎖國」或妄自尊大的的惡果嗎? 所以筆者還是更加贊成鄭先生的言論,儘管內地的賽鴿運動在這幾年方興未艾且如火如荼,但是,殊不知,公棚賽和地方散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比拼的除了占很小一部分概率的血統之外,其餘更多仰仗的是偶然性的機會、偶然性的運氣和偶然性的賭博。但地方賽就完全不同了,只要建立科學完善的體制機制,地方賽是真正錘煉鴿友心智、沉澱賽鴿素質、夯實賽鴿運動基礎的搖籃。因此筆者暢言,未來內地高端比賽不在公棚,而在特比(專環)! 儘管在過去和現在看來,公棚賽貌似大家同吃同住,同在一條起跑線競技,但實際上卻是以「公平」掩蓋了不讓陽春白雪出頭(主辦方可控)卻讓下里巴人吃肉(主辦方亦可控)的「賭博」本質。 而且公棚賽失去了賽鴿運動的靈魂——鴿友和賽鴿的心意相通!鴿友和賽鴿,此二者若非朝夕相對、百轉千回,談何伯樂相馬?談何韓信點兵?談何有朝一日中土也能孕育出賽鴿大師? 綜上所述,筆者以為鴿友們對這一次的「交鋒」除了調侃、評判、偶然戲謔之外,更可以讓自己的內心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感悟、多一份捫心自問,須知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__________________
十面埋伏 此篇文章於 04-17-2014 07:48 PM 被 syeeryeer 編輯。 |
目前查看此主題的會員: 2 (0 位會員和 2 位遊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