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單個文章
  #8  
舊 01-12-2014, 08:50 PM
amassly amassly 目前離線
本壇嘉賓
 
註冊日期: Oct 2005
文章: 1,005
amassly 正在向一條出名的路上前進,路途艱辛,看他的了!
預設 感染症狀轉載自凡爾賽賽鴿醫院

巴拉米哥病毒感染症 (Paramyxovirosis)

病源:巴拉米哥病症係由病毒引起之高傳染性疾病,為賽鴿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本並在雞等禽類原名為新城病,也稱新城雞瘟(Newcastle Disease),為方便區別,才引用病毒名"巴拉米哥"。
傳染途徑:空氣、病鴿唾液、飛沫、糞便接觸傳染,傳染速度快,潛伏期:4 ~ 7天,此階段鴿子會排出病毒感染其他鴿子。
▲小腸出血,黏膜上皮細胞壞死脫落
症狀:急性型的患鴿,發病時有結膜炎、厭食、消化停滯、排少量粘綠便、急速脫水、精神不佳,有時出現歪頭或神經麻痺現象,約 2 ~ 3天內急速死亡,傳染速度極快,近年來侵襲本省多屬急性型,特別好發於種鴿。
一般症狀開始時鴿子有輕微結膜炎,約 2~3 天即消失,患鴿大量飲水之節狀糞便,仍能進食或飛行,但容易脫水,嚴重者轉成神經症狀,包括歪頭、斜頸、羽翼麻痺下垂、足部麻痺無法站立,病程約 2~6 週,如恢復完全急產生保護抗體而無後遺症,但如病毒侵害神經系統、羽翼或足部神經,則會造成長期神經症狀或麻痺,病毒也常侵害腎臟造成長期排水便。有些鴿子呈不典型症狀,例如無下痢即出現神經症狀,須謹慎作區別診斷。
▲患鴿呈神經症狀
▲電子顯微鏡下所見巴拉米哥病毒
鴿子得病後,巴拉米哥病毒在消化道內部存在最多3週,在呼吸道最多4 週,在腦部至多 5~6 週,病鴿在發病後 6週體內即不會再排出病毒感染其他鴿子,有些發病後會造成換羽缺陷,長出畸形新羽。
治療:目前無特效藥,僅能對症治療,注射血清僅限於緊急防治之用,對已發病鴿效果不好,病鴿大量飲水須補充足量之電解質、維他命及必需胺基酸以幫助鴿子耐過,遇有發病應盡快請專業獸醫師診治,擬定治療及防疫措施避免疫情擴大,將病鴿隔離,鴿舍定期消毒,對未受感染鴿實施緊急接種。


$$$$$$$$$$$$$$$$$$$$$$$$$$$$$$$$$$$$$$$$$$$$$$$$$$$$$$$$$$$$$$$$$$$$$$$$$$$$$$$$$$$$$$$$$$$$$$$$$$$$$$$$$$$$$$$$$$$$$$$$$$$$$$$$$$$$$$$$$$$$$$$$$$$$$$$$$$$$$$$$$$

細菌型沙門氏菌感染症 (副傷寒)
病原:沙門氏菌對鴿子威脅很大卻又常為鴿友所忽略,此菌活動力及抗性都很強,是一種極為頑固的病菌,一但污染鴿舍便不容易將之徹底根除,因此鴿友不可輕忽此菌的危險性。
傳染途徑:病鴿可由糞便、唾液、鴿乳或產蛋時將沙門氏菌排出體外,經由污染的飼料、飲水、空氣傳染(較少) 、卵巢或產蛋後沙門氏菌穿透蛋殼而傳染。
▲口門氏菌感染引起腳部關節腫脹
症狀:
腸內型:病鴿最常見為腸內型,鴿子消化遲緩、排綠色粘稠泡沫糞便,間帶有惡臭味,鴿子急速消瘦、傳染快。
關節型:沙門氏菌會穿透腸壁經由血液循環到達其他部位,在腳部及翅膀關節常見引起腫脹及僵硬,鴿子羽翼下垂或無法站立、跛腳.
內臟型:沙門氏菌亦會在肝、腎、脾、胰臟及心臟、胸肌、輸卵管、卵巢、睪丸內造成膿瘍,會造成鴿子死亡或繁殖障礙,臨床上常見許多患過沙門氏菌的鴿子不孕或不產蛋,或者受精蛋無法孵化,胚胎在蛋內死亡,有些雛鴿數日內死亡無法育成即是由於此菌所致。
神經型:沙門氏菌若侵入中樞神經及腦部則會引起神經症狀,造成歪頭、斜頸,復原極緩
▲感染沙門氏菌引起腸道濃瘍
急性型:在幼鴿常會因敗血症造成死亡,若耐過也會引起許多後遺症,特別是帶菌潛伏及排菌污染其他鴿子。
診斷:沙門氏菌一但污染鴿舍便隨時會有病鴿出現,遇有類似症狀不可輕忽,應送請賽鴿醫院診斷,以血清凝集試驗及細菌分離確認。
治療:感染沙門氏菌服藥期至少需長達兩週方能有效控制,且須定期重複投藥,配合隔離病鴿、鴿舍消毒,治療一段時間後全舍須接種沙門氏菌疫苗。
▲沙門氏菌感染引起隻肺膿瘍
區別診斷:沙門氏菌腸炎排綠便及易與其他腸炎或寄生蟲性下痢混淆,而神經症狀與羽翼、腳部關節炎與巴拉米哥病毒感染亦不同,沙門氏菌引起關節發炎腫脹,而巴拉米哥病毒則引起羽翼及足部關節神經麻痺。
預防:接種疫苗為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注射型疫苗:選手鴿注射一劑即可,種鴿每年注射一劑。幼鴿離巢後一.週起即可接種,可配合鴿痘疫苗一起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
Amassly
力源. 陳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